打印

2006-05-05/ 第十七屆金曲獎新聞總匯~<太平盛世>獲最佳專輯獎(06/17更新)

2006-06-11 / Top Mandarin music awards

Singapore's Chua, Taiwan's Leehom Wang win top Mandarin music awards

TAIPEI - American-born Taiwanese hip hop star Leehom Wang and Singapore's singer-songwriter Tanya Chua took home top honours Saturday at Taiwan's Golden Melody Awards, the Chinese-language Grammys.

"I want to thank all my fans and friends. I am always inspired when singing to you," Wang said at the ceremony in the Taipei Arena after receiving the award for Best Mandarin Male Singer.

"I think I wasn't very good at singing before but I am determined to practice every day and practice makes perfect...I will continue the hard work," he said.

Wang's top-selling album "Heroes of Earth" features his unique blend of hip-hop beats infused with hints of Chinese opera. The heartthrob singer defeated big-name rivals such as Hong Kong's "God of Songs" Jacky Cheung.

The Best Mandarin Female Singer prize went to the versatile Chua.

"I am really proud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talented and creative singers this year," said an emotional Chua as she accepted the prize from fellow Singaporean Stefanie Sun.

Chua beat Sun, Malaysia's Jasmine Leong, Penny Tai as well as Taiwan's Fanfan Fan and Cheer Chen with her latest work "Amphibian" -- a passionate tale of a love triangle.

Producer-singer David Tao, who led the nominations with six nods, took home the prize for Best Mandarin Pop Album for "The Great Leap 2005".

Taiwan's "Father of Aboriginal Folk Songs" Hu Defu, better known as Kimbo, won two awards -- Song of the Year and Best Lyrics -- for "Pacific Wind."

Though losing the best songstress award, Malaysia's Tai rebounded by taking the Best Composer award for her latest album "Crazy Love".

Cheer Chen's won the Best Producer and Best Music Video Director awards for her "A Fabulous Adventure".

Malaysian singer Lim Yee Chung won the Best Newcomer award with his debut record "1st".

Artists from Taiwan,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Malaysia competed in 31 categories at the 17th Golden Melody Awards.

- AFP /ls

<<ChannelNewsAsia>>

TOP

独家评论:金曲奖orz,是跪拜还是无奈?

当dior出品在星光大道一再闪耀的时候,当莫文蔚摇曳一身钻石谋杀无数胶卷,orz在静静的为第十七届金曲奖做着注脚。即使主办方有曲解这个符号的嫌疑,对音乐五体投地的想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点中了主题。当然,orz的真实颓势又在另外一个程度上描述了华语音乐的现状,这个地步,也许已经接近垂手跪地了。

抛开奢侈品牌的满天飞舞,日韩系艺人空前的出现也显得不是那么光芒四射。当然他们也早已出现在金马金像的众多华语场合,终于还是尽了心要向华语音乐圈靠近了。不论是松本润与超口爱教主有搭没搭的中文练习,还是se7en与S.H.E的冷笑话化学作用,甚至都不能盖过安七炫频频喷mic的放音器,仿佛还是那一段不大和谐的中文唱段和其后热歌劲舞来得让人兴奋。


小s和陶晶莹两位辣妈的主持,颇让人在笑声中感到几丝心酸,奉上面包照片,甚至加上多次口头提到的喷奶环节,两位辣妈在大爆当妈咪的辛苦经之余,自嘲的凶狠程度也让冷冷的现场可看度缓缓升温。


这一路的冷热之间,仿佛情侣间起起落落。看到传统类和流行演奏类各路歌手和演奏者在清冷的欢呼声-如果那还算有欢呼声-和礼貌的掌声之中,陆续上台,饱含眼泪,即使得奖也不能平息心头的诸多杂念,一句“我们从来没有被访问过”让人也听得心酸。


于是接下来的金曲奖,就沸沸扬扬的呐喊声中,各路神仙都有点不得不吐的怨气。客家音乐人在街上会被人错认,金曲奖上没有客家音乐的表演,这些问题都被前金曲得主逐一拉到幕前,所以相声专辑得奖之后,也才有人敢于大声叫嚷出让政府挽救音乐的口号。


清冷之余,却有许多热闹场面可以看得到。如果你不喜欢不咸不淡的盖世英雄,那么se7en和吴建豪、安七炫这两段辣舞秀应该是所有视觉动物的心头好。喜欢实力派的歌手,也能找到张惠妹大唱原住民风的歌舞,张学友的邓丽君组曲更是稳稳当当。的确,要在冷清的传统奖项和大热的通俗主流之间连通,非这些热辣场面不行。当然,你想不到的,小s和陶晶莹大扮台妹之后,有mc hotdog和张震岳登场,这一段红男绿女之后,还有你更想不到的侯佩岑,林志玲,周杰伦,潘玮柏通通拿来嘻笑,我爱台妹台妹爱我,这种邪恶的幽默或许才是金曲奖提升自我的另外途径。


在开场的最佳作曲给了戴佩妮,洪晟文因为给陈小霞的歌得到最佳编曲,胡德夫得到最佳作词,你会想象这次的金曲奖真的会有一点不一样的表现,这是一种对不再一味迎合市场的歌手们或者音乐的肯定,也再次让金曲回到一个基本点,那就是更着眼于被排行榜忘记的流行音乐。


与这种想象相关联的,甚至有林宇中和董事长乐团的小小冷门伴随,都不觉得有太多惊讶。拜金小姐胜了S.H.E,总算有人想起林家庆写了《在水一方》,也助长了不少人的小小野心。可是这种对榜下英雄的致敬并不彻底,情人之间依旧冷热,等到战无不胜的伍佰和江惠拿到犹如探囊取物的两个奖项时,金曲还是显出了自己的主流姿态。


这种主流姿态在台语范畴也不难看出,黄乙玲,伍佰,江惠,这三个名字随意入侵一家台湾居民的唱片架,都不难翻到。更不要说伍佰的台式摇滚加上了台语的丰厚亲切感,黄乙玲不熄的苦情味,和江惠姐纳入bossa nova的少有举动,自然也不好让奖项花落别家。反倒将之前客家音乐时的兼容心态略有削弱。

年度歌曲和最佳流行专辑制作人的部分,情侣的回落情感稍有上升,白发苍苍的胡德夫在台上的稳如泰山,以及制作公司的恰当引言,的确是让人回忆起许多音乐原本的感动点。最佳制作人宣布的刹那,哭成泪人的陈绮贞,其实也并不是确切的得奖人,但是这张让她开心忧虑的专辑,仍然得到了应有的注目。这倒回应了在最佳作曲时,黄韵玲与陈秋霞的四手联弹。《第二道彩虹》的余韵之下,没人记得陈秋霞当年的清新悦耳,戴佩妮的“那,会继续疯下去”仿佛也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奖励和安慰。


但是你肯定能猜到,最佳国语男女演唱人的揭晓,与台语范畴应该是何其类似的。王力宏的《盖世英雄》的确是明显优于《心中的日月》,可是幕后黑手的嘘寒问暖式幽默还是让这个奖项看起来像极了一个补偿。


蔡健雅的谦逊与温和,让自己的夺魁变成了几个温柔的巴掌。扇向厚此薄彼的华纳,扇向后知后觉的金曲奖评审,《双栖动物》怎么也不如《陌生人》的揪心与体贴,却还是因为独特的蔡健雅味道得到了青睐。然而这种复仇又是温柔和委屈的,陈绮贞虽然不是非要这个肯定,适当的偏向和锦上添花还是能给金曲奖带来相当的正面效应。


然而,陈绮贞还是将希望锁在了小范围的大热中,这种口碑也让她在最佳年度流行专辑的失利变得略有委屈却未必招致愤怒。陶喆的《太平盛世》以社会的切入点,即使比过去水准略降,仍然赢了陈绮贞的个人琐碎情绪,这其实算是金曲奖历来的惯性审美,也说不得谁输谁赢。


在这场情人拉锯之中,传统音乐和小卖相音乐与主流音乐的势均力敌,也让金曲奖露出多方讨好的势头。在冷热之间,为了音乐得到更多关注,还是为了金曲这场尴尬秀得到关注,其真相不得而知,我们无法从王力宏的欣然,蔡健雅的惊喜,胡德夫的笃定,还有陈绮贞的眼泪之中分辨到底谁更爱谁多一些,也许台妹不爱你,你也未必爱台妹,也许,非法下载热爱着主流音乐,刻录也在流传着许多口碑奇佳的极品。人们看过了秀,也许紧跟着往往就忘记了其他。现在早已没有流行音乐和市场的热恋,只剩下销量和音乐质量的分分合合。还好,金曲奖要变得行业,它还会继续的脚踏两船,失望与兴奋,也许将是它持续的尴尬魅力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冷热之间的金曲奖,你如果仅仅记得辣妈们的喷奶,仅仅记得台客造型的绚烂,或许的确是有点不够。感动你的不管是张学友,张惠妹,王力宏,蔡健雅,还是胡德夫,或者陈秋霞,陈绮贞,都证明,音乐仍然具有魅力,哪怕这魅力与金曲奖相同,只是冷热之间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朽鸭 于 2006-6-11 09:43 编辑 ]
当我们!◎#!◎#%在一起!



TOP

爱地人:缺乏主题态度游移的第十七届金曲奖颁奖

http://music.tom.com2006年06月11日01:15来源:Tom 专稿爱地人

金曲奖似乎一直有与周杰伦唱对台戏的传统,而本届的金曲奖不但再次将这种“矛盾”升级,甚至更将周杰伦几乎完全踢出了局,《11月的萧邦》专辑最终只提名了“最佳编曲奖”和“最佳作词奖”两个奖项,而即使是后者有方文山这样的得奖专业户坐阵,也丝毫不能改变周董在本届金曲奖颗粒无收的现状。“凡是周杰伦的音乐,金曲奖就一概反对”好像成了本届金曲奖最为刺激人眼球的副标题,也难怪众多的“轮胎”以不收看金曲奖转播为要挟手段做消极却又与事无补的抵抗,不过,也许这也正是金曲奖所需要得到的宣传效果,可爱的杰伦迷们啊,不看转播多傻啊!不看白不看,因为无论你们看不看转播,其实都已经被金曲奖的组委会摆了一道。

 从一开始周杰伦受排挤起,金曲奖就明显受到了许多无产阶级歌迷和被流水线音乐伤害已久的乐迷的热烈拥护,而之后台湾古董加骨灰级的音乐人胡德夫的隆重出场,更使得人们对本届金曲奖大打音乐翻身仗抱有了极强的希望,尤其是被主流流行乐压制已久的音乐人更似乎有种春天即将到来的错觉。事实上,金曲奖用一个胡德夫来堵为周杰伦打抱不平人士的嘴,确实是个相当明智的选择,毕竟无论这位老牌音乐人得奖与否,都能充分显示出金曲奖尊重音乐尊重老艺人的优良品格,同时,他的获奖也可以起到阻制其他艺人因为奖项而争风吃醋并大叹不公的可能,仅管有关他的消息甚至许多音乐人都要通过“百度”和Google才能搜索得到,但他身上那些耀眼的光环,却足够让许多有非议念想的人士闭嘴。


  但本届金曲奖的进程却最终并没有在舍周推胡的安排上,走向前年“格莱美”放弃Usher而把Ray Charles推向无比高度并最终演绎成一次专场演出那样的过程。相反,反而是越到后来,越背离了他们在选择提名奖时那种坚持独立、坚持非主流的立场。王力宏获得“最佳国语演唱人奖”和陶喆用《太平盛世》获“最佳国语流行音乐专辑奖”几乎就像是对前几年王、周、陶三人合作出演的华语歌坛三国演义的复制,只不过金曲奖却是选择了一个人们已经对它日益改观印象、它也的确在为华语独立音乐做出许多推广贡献、而王力宏和陶喆却反而都处于缓冲期和更新缓慢期的时机,莫名其妙的再度杀出了一个以主流兼脸熟这样的华语颁奖特有传统的回马枪,这就不得不让人对本届金曲奖究竟初衷如何产生了怀疑。


  无主题其实也正是本届金曲奖最大的特色所在,究竟是推广独立音乐还是向主流流行音乐致敬,相信每个关注金曲奖的人都无法做出一个明确的解签,尽管从一开始金曲奖就铲除了代表主流乐坛的周杰伦这颗“毒瘤”,但事实的进程却又更像是金曲奖单单对周董个人一己私欲的官方报复行为。毕竟,尽管《11月的萧邦》并不出色,但至少也应该和《太平盛世》或《盖世英雄》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完全的舍弃这张专辑以及这个人,反而说明了金曲奖有拿反独立这个时尚行为做幌子的意思。于是,本届的颁奖也就在时而主流、时而独立的一惊一乍中愈发显得杂乱无主题和旨意上的模糊游移。


  除了“拜金小姐”拿到“最佳组合奖”等奖项突出了金曲奖近几年闹独立的好传统外,在很多奖项的颁奖上,都显露出它们做为一个专业奖项颁奖上的不严谨。该鼓励独立音乐时,却偏偏把奖顶给了未在状态期的主流歌手,该给更有冲击力的年轻后晋时,却又偏偏给了过气的唱作人,尽管金曲奖没能像其它华语奖那样把所有的掌声都献给主流大牌艺人,但它忽左忽右的立场却反而丢掉了一个颁奖礼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主见,无论是鼓励原创、扶持后晋还是力挺独立音乐,但本届的金曲奖却并没有显示出它应该有的音乐立场,至少没有像它曾经做过的那样用力挺陈绮贞、陈珊妮的主题,来让独立艺人有机会走到了主流舞台的最前沿。尽管它看上去在很多时候仍然在为主流乐坛浇一盆又一盆的冷水,但打击了周杰伦又“抚持”了王力宏和陶喆,这本身就像是走了老虎来了狼,反而让自己首先陷入了评选不公的局面里无法洗脱,并最终把一个应该是在走明星路线和音乐路线里任选一发展的音乐颁奖演绎成为一个态度暖昧、自相矛盾的大杂烩闹剧。
当我们!◎#!◎#%在一起!



TOP

2006-06-11 / 蔡健雅 1票險勝

今年金曲獎給得平均,沒有誰是大贏家,評審過程採多數決,最佳國語女演唱人蔡健雅和陳綺貞、戴佩妮各只差了一票,經過多次投票,最後由蔡健雅勝出。評審雖把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給了王力宏,但還是建議他應該創造流行,而不是跟著流行走。

金曲評審今年並未出現意見分歧或是衝突的場面,也沒有翻盤逆轉的情形,評審總召劉亞文表示,「在最後評審的過程裡,只有兩個項目又聽一次,其他的評審回家都做了功課」。劉亞文強調,在評審過程裡,她鼓勵評審多發言,甚至指定發言,但絕對沒有配票這件事。陶喆的「太平盛世」專輯未獲任何個人獎項,但卻拿下最佳國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劉亞文表示,「這是多數決的問題」。

最佳國語女演唱人蔡健雅、陳綺貞、戴佩妮三人競爭激烈,最初互相都只差一票,經過評審熱烈討論,再次表決後有評審改投蔡健雅,她才以自然巧妙的演唱方式和作曲才華,獲超過三分之二以上評審的青睞,成了今年的金曲歌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方面,王力宏勝在他是最有質、有型、有震撼力,但劉亞文強調,雖然王力宏最可貴在他創作的質和型,但評審也建議他現在雖流行嘻哈風,但他可以創造流行,不一定要跟著流行走。

【2006/06/11 聯合晚報】 記者梁岱琦/台北報導

TOP

13-06-2006/陶喆虧老爸 謝辭2266

董事長團長阿吉沾金開副業

陶喆勇奪最佳國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他在美國錄音由老爸陶大偉代領,昨他寫E-mail感謝評審,不忘虧老爸謝辭講得二二六六(台語,形容丟三落四)。
陶喆昨發E-mail謝謝參與《太平盛世》專輯的工作人員,他真的很開心,歌迷的支持是他作音樂的動力。他正在美國錄音,曲風將不再沉重,過一兩天會回台面談企宣團隊,為八月發行的新作鋪路。


陶喆(左)目前在美國錄音,昨他寫E-mail感謝評審,不忘虧幫他代領獎的老爸陶大偉

<台灣蘋果日報>

[ 本帖最后由 apple 于 2006-6-13 09:19 编辑 ]

TOP

13-06-2006/老爸念感言 陶喆吐槽

陶喆拿下金曲獎「最佳國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他人在美國卻還是捎來感謝,更不忘嘲笑老爸陶大偉感言講得不夠好。

陶喆入圍金曲獎6項大獎,最後只抱走了一項「最佳專輯獎」,人未到的他,當天請爸爸陶大偉代他領獎,由於陶喆不知道自己到底會拿到哪一項大獎,所以還貼心的準備了6段不同內容的得獎感言,昨天,陶喆也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謝謝所有參與專輯製作的工作人員,也特別感謝歌迷的一路相挺。

陶大偉上台替兒子發表感言時,感性的說:「我很感謝這張專輯被注意到了,我們需要更多的團結、坦然、耐心和愛心去面對這世界。」陶喆再度感謝老爸幫他領獎,可是依舊吐槽了一下,笑稱:「雖然他沒有念得很好,但很謝謝他。」陶喆目前馬不停蹄的錄製新專輯,希望在8月能如期推出。

<聯合報>

TOP

2006-06-13 / 陶喆得獎感言 透露新輯方向

陶喆勇奪金曲大獎「最佳國語流行音樂專輯獎」,雖然人在美國未出席典禮,但他還是隔空發表感言,並透露新專輯的方向。

陶喆正在美國如火如荼製作新專輯,無法親自出席金曲獎,當他得知獲獎消息,寫了e-mail給經紀人王曉瑋,表達對歌迷、工作人員的感謝之意。王曉瑋轉述e-mail內容,雖然陶爸爸幫陶喆領獎,但是沒有把感謝詞唸好,不過還是很謝謝陶爸爸代他出席。

陶喆進一步透露,他的新專輯已經有想法,希望能夠如期在8月推出,這次的風格不會再那麼沈重,將會回歸簡單自然,讓歌迷耳目一新。待工作告一段落後,近日會回台交母帶,並跟工作人員開會討論,研商專輯宣傳和企劃各項事宜。

<<自由時報>> (文/林佳宏)

TOP

金曲奖暗箱操作? 胡德夫不服王力宏只认陶喆

6月10日晚上,第17届台湾金曲奖在台北风光颁奖。史上最大手笔,场地最大,入场人数最多,制作费用最高。事实上,今年的金曲奖,从一开始就比往年更有气势。报名专辑最多,入围名单最为意外。

  从周杰伦被挡在入围名单之外开始,不少人认为这是一次“华丽的冒险”。不被太多人知道的胡德夫,竟然成了最热门。而他又是金曲奖史上在主流大奖获提名的年纪最大的歌手,华语乐坛最传奇的歌手,华语乐坛最传奇的专辑。

南都周刊(以下简称“南”):第一次参加金曲奖评比,您对这个奖的感觉怎样?

  胡德夫(以下简称“胡”):比以前进步多了。以我来说,要在以前,除了那个贡献奖会给年纪这么大的人以外,几乎没有这么大年纪的人入围那么多。这点是进步了,去看格莱美,也是这样,是给所谓最好的音乐家,不管年纪多大。这样是针对音乐,而不是流行这两个字。。

南:您听过陶喆的这张专辑么?

  胡:听了。陶喆是个作歌非常细腻的人。他生活在两地,两地文化,都吸收得蛮认真的,运用得蛮好。陶喆,我认为,他用他的R&B,用他的节拍,从歌里反映到了现在的东西。那是我们一直在讲的歌的本质,反映生活上的现象。这是难能可贵的,对一个那么年轻的孩子来讲。

  南:您觉得他足够拿最佳专辑奖么?

  胡:我想是,OK,他没有问题。

  南:您还有个提名是最佳男演唱人,对这个奖的结果您怎么看?

  胡:最佳演唱人,这个东西让我很迷惑,不知道怎么去评的。我知道这个东西,有一般所谓听众的压力在吧。像我,大部分人认为我是谁啊,拿不了这个奖。不过大家公认唱得好的张学友也在啊,陶喆也唱得很好,很多人我都觉得不错。金曲奖几年来最佳演唱人的结果,都很突兀,出人意料的事很多。我觉得,张学友唱得是非常好,他的唱未必会被王力宏比下去。在王力宏这个部分,不像你们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评比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比较人文的取向,台湾还是会有人气方面的考量,尤其是在今年。

  南:您听过他的这张专辑么?

  胡:听过。我想说,会唱是一回事,诠释得好是另一回事。唱上面,王力宏还要再加油。各方面,比如咬字、声音的使用、扬抑的表达、对词义的再解释,都还要再加油。我对他也是这么说的。

  评审分数一直领先,没想到最后出现翻盘

  南:您刚才讲到今年分配不错,其实颁奖之后也有观点认为最终是平分奖项,您怎么看?

  胡:是皆大欢喜。有评审后来告诉我,其实在陶喆跟我入围的那6个奖项中,分数有很大差距。但最后评审时,怎么会变成这样?本来应以入围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的基础。但现在跑出很大落差来,表示这当中是有协商的。

  南:是指陶喆跟您?

  胡:不是,我们两人分数都很高,其他人距离我们很远,最后当然应该是从分数最高者里来选。最后这结果,一定是最后一天,当天白天,他们对结果做过翻盘,或者做了些补充性的讨论。我也是昨天才知道,结束之后朋友给我电话,才知道他们原来是金曲奖的评审,因为他们签了保密条款,之前不能联系,也不能说什么。

      
      南:您是不是觉得这个奖并不公正?

  胡:还好,不是针对评审们,他们一定也非常挣扎。只是希望这种事情能拿出来讨论,下次能够借鉴,意识到一个新的、真正的评审态度,应该怎样去界定,怎样做好制度上的调整。
[img]http://www.davidcn.com/pic/ii/dtfcii0067.jpg[/img]

TOP

   不公平的有很多,对于无法避免的,我们只能支持我们所爱的.
    有时候,我想不会有人了解,心里面藏着的痛

TOP

Davidtao,真是太好了.最佳专辑奖是最后颁的一个奖.是最重要的了.我等了好久啊!
太好了!!!
不过很可惜,他没有能亲自去领奖.哎~~~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2 21:15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