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琵琶名曲《彝族舞曲》

琵琶名曲《彝族舞曲》


1960年王惠然根据云南彝族民间音调编曲.全曲共九段,第一段散板,是全曲的引子,音乐从高音区开始,逐渐过渡到低音区,a羽调,七声,主音a基本一直持续,同时用彝族民歌《海菜腔》音调,弱奏,描绘出彝族山寨静谧的自然景色.第二段,根据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改编,中音区演奏,旋律音调非正拍出现,而是在十六分休止符后出现,低音织声伴随,并且一直模进,音乐材料非常集中.但推挽手法奏出的滑音,使音乐具有特殊的韵味,同时使人感到与传统琵琶文曲的关联.在突出这个音调的同时,也时时出现较强烈的以八分附点节奏为主的音调,使这一段音乐含蓄优美中显露出激情,同时为乐曲之后的进行做了铺垫.第三段,速度渐快,舞曲性逐渐突出,到第四段,音乐已经自然地进入到粗犷、热烈气氛中,传统琵琶武曲的特性越来越突出.第五段,音乐在向高潮进行过程中的过渡段,在短暂地回顾了由《海菜腔》发展出的优美音调之后,转入粗犷的舞曲,直至第六段,进入全曲的高潮,也是全曲篇幅最长、分量最重的一段.音乐从低音区强奏开始,逐层提高,同时伴随密度的增强、速度的加快,使音乐从强悍有力的舞曲,进入到热烈狂欢之中.第七、八段,逐渐回到第一段的散板,至第九段再现《烟盒舞曲》音调,音乐在静谧的夜色中消逝.

《彝族舞曲》自60年代产生以来,一直受到琵琶演奏家和海内外音乐听众的喜爱,由于琵琶独特的魅力,以及该曲对传统文曲、武曲的融会,使其盛演不衰,成为琵琶曲库中的优秀保留曲目.数十年来,它还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德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转贴)

找了十几年的曲子在一次偶然的露天表演上听到一位小朋友的演奏问到了此曲的名字 谢谢那位小朋友还有她的老师了

还有不少其他版本,有兴趣的百度自己搜吧

[ 本帖最后由 tRey 于 2007-5-14 15:07 编辑 ]

我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也许不是最英俊的——但是,我是最酷的!

TOP

其实我觉的女子十二月坊的那些曲子也狠好听
古典的味道
。。。
很喜欢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23:14

Designed By Discuz! Support Team and instyle